
廣藥集團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制藥企業集團
澳門回歸20周年
高端訪談
進入2019年下半年,廣藥集團國際化合作動作頻頻,不僅承辦了2019《財富》全球科技論壇,還簽約推進項目進駐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前不久,廣藥集團國際總部在澳門正式注冊成立。廣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楚源的工作日程表每天都安排得滿滿的。如果說今年他傾注哪個項目的時間精力最多,非廣藥集團澳門國際總部莫屬了。
今年是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廣藥集團作為全國最大的制藥企業集團,將國際總部落戶澳門,是為慶祝澳門回歸20年而獻出的一份“真情”。“這是我們落實中央政策、助力澳門產業多元化的具體行動,也是廣藥集團邁向國際化的重要一步。”李楚源說。
文、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肖歡歡、程依倫
廣藥集團是全國最大的中成藥生產基地。10月1日,李楚源作為全國勞模代表赴京參加了國慶閱兵觀禮,隨后又受邀出席了全國中醫藥大會,讓他更感推動中醫藥事業發展尤其是大灣區中醫藥產業發展責任重大。“加班熬夜那是常有的事,我也沒有別的愛好,待在辦公室里工作就會覺得特別安心。”李楚源笑著說。
從今年4月省市主要領導到廣藥集團視察調研,指示廣藥為粵澳合作多做貢獻,廣藥便成立了一個工作小組,夜以繼日地研究制定方案。到12月5日,廣藥集團國際總部在澳門注冊成立,這種“5+2”“白加黑”的高強度工作狀態,整整持續了8個月時間。

廣藥集團國際總部落戶澳門
助力澳門產業多元化
去年,廣藥集團實現銷售收入1160億元,位列中國企業500強第160位。說起廣藥今年的業績,李楚源信心滿滿。“前三季度,廣藥集團的營收已經過千億,我們年初定下的全集團營收1300億元的目標的完成,應該沒有懸念。”
廣藥集團國際總部落戶澳門,這是今年中國醫藥界的一件大事。李楚源談道:首先,這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粵澳合作和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要求的具體實踐。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一直是國家大政方針,中醫藥產業是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其次,這也是廣藥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的具體行動。《規劃綱要》將現代中藥列為重點培育產業,廣藥集團很早就開始布局。目前,廣藥集團已與香港大學、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澳門大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中醫藥現代化、國際化。今年9月,廣藥集團與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合作簽約,攜手加速中醫藥產業國際化布局與發展。
再次,這也是廣藥集團國際化的重大戰略布局。澳門有400多年中西交流的歷史,國際化程度高,《規劃綱要》也將澳門定位為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葡語系國家有2.5億人口,是一個巨大的市場。這也是廣藥“走出去”所需的平臺。
緊抓大灣區建設的新機遇
將澳門變成中藥與世界的結合點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廣州企業很大的發展機遇。”李楚源之前也去過澳門很多次,對這座城市的印象很好。“這里很繁華,澳門同胞也很熱情。”他認定,澳門就是一個“招牌”,“澳企、澳產、澳資、澳人,這些將來絕對會是發展的機遇,我們需要抓住這個機遇。”
李楚源打算用三種方式打好這副牌。“首先,我們的澳門國際總部,當地澳門企業積極參股,我們只是控股,不是全資,真正實現了和澳門當地企業一起融合聯動,共同助力澳門醫藥產業,這對于拉動當地的就業、促進澳門產業多元化是有幫助的;其次,我們可以將廣東省和澳門的資源一同結合起來,而這又是我們體制機制上的創新組合。最后,希望我們能在‘一國兩制’‘一企兩地’‘一品兩賣’的環境下形成一種聯盟。”
李楚源表示:“一國兩制”,充分發揮“兩制”的優勢讓廣藥加速“走出去”;“一企兩地”,廣藥的基地在廣東廣州,國際總部在澳門,從而充分發揮兩地的資源優勢;“一品兩賣”,更大地面向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
在采訪中,李楚源對澳門國際總部的發展信心滿滿 。“將澳門變成世界和中國中醫藥之間的結合點,這是我們后續的想法。當然,我們也不一定只做中藥,也做生物醫藥健康產業,包括化學藥、生物藥、中醫藥文化體驗等,從而形成一個體系。”他稱,通過設置澳門國際總部,廣藥將沖刺世界500強,打造具有產業特色、風格鮮明的世界一流企業。
實施“1246”戰略
以廣藥所能服務澳門所需
說起廣藥集團國際總部落戶澳門后的前景,李楚源信心滿懷。“我們要帶頭并以實際行動支持澳門和橫琴,打造起一個千億元級的醫藥健康產業基地。”
廣藥集團已經制定了澳門國際總部發展 “1246”戰略,即1個使命:通過助力澳門中醫藥產業創新發展,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聚焦2個目標:助力澳門建設一流醫藥國際化產業基地,帶頭引領打造澳門(與橫琴)千億級醫藥產業規模;立足4個著力點:從品牌、科技、文化、體驗四方面著力,讓澳門(與橫琴)因中醫藥創新及流通而享譽全球;實施6大舉措:產品、經營、政策、路徑、產業鏈、主體等多層面發力。
李楚源表示,廣藥集團國際總部落戶澳門,將實現政治、經濟、社會、創新四大效益。“目前,國內中藥新藥的審批比較慢,數額也比較少,而廣藥集團國際總部落戶澳門,可以起到先行先試的作用,在澳門開創出一條中醫藥發展的新路子。”
“現在國家有關部門將研究出臺粵港澳大灣區醫藥審評審批的新政策,澳門很有政策優勢,這也是廣藥發展的新機遇。與此同時,廣藥國際總部還是整個廣藥集團未來國際化發展的窗口和平臺,將依托這一平臺實現廣藥集團在海外的產品、產業、研發、人才、文化的國際化,為廣藥集團進入世界500強、打造世界一流企業積蓄力量。”
打造“時尚中藥”
想實現“有人的地方就有王老吉”
廣藥集團的國際化,打頭陣的就是王老吉涼茶。李楚源告訴記者,廣藥率先在全國提出打造“時尚中藥”,同時倡導并踐行中藥現代化、國際化、科普化和大眾化。
近年來,作為中醫藥大健康的代表作王老吉也開啟了涼茶文化輸出模式,目前已在美國紐約曼哈頓開設海外首個博物館,并已啟動日本東京博物館的建設和中國臺灣涼茶博物館選址,未來計劃在全球56個城市開設涼茶博物館,讓世界了解中藥,了解中國。
今年11月,廣藥王老吉發布了全球首個《涼茶飲料國際標準》,國際化發展逆勢上揚。今年1-9月份王老吉涼茶出口額同比增長63.7%,預計全年同比增長近50%,將再次創下出口額歷史新高。
“取得這個成績是相當不容易的,當然,我們也有這樣的底氣。”李楚源說,“中藥也可以很年輕,時尚精致。”他提及設立的1828茶店,很多飲料都是廣藥集團繼承中醫藥理論指導形成的配方,除王老吉外,還先后推出黑涼茶、爆冰涼茶、茉莉涼茶等新品,深受年輕人喜愛。
在廣藥集團看來,之所以能成功打造出“時尚中藥”的概念,很大程度上離不開“體驗”。“比如姜醋,如果你僅僅是在講它的科學性,其實從外表上是講不出來的,但是如果人們吃了、喝了,就能體驗到了。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在‘1246’戰略中強調體驗的原因所在。”李楚源笑著說。
建議:應盡快實現粵港澳藥品注冊與使用互認互通
不知不覺,采訪已接近尾聲。在長達幾個小時的時間里,對于記者的每一個問題,李楚源幾乎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尤其是提及中醫藥的發展方面,更可感知到他對中醫藥的熱愛和家國情懷。
在李楚源的身上,除了有廣藥董事長的身份標簽之外,他同時也是廣東省人大代表。對于中醫藥的未來,他大多數時候并無百分百的樂觀,而是更為理性。他對記者坦言,由于中藥的體系太大,加上在國際上并未受到廣泛的接受,所以中醫藥的國際化之路,推動起來非常艱難。“中藥目前不是國際主流市場,現在不管是中國的還是日本的漢方藥,在國際上都是不被認可的,中藥的出口主要去了俄羅斯、越南,中醫藥的國際化水平慢、出口小,還是處于舉步維艱的狀態。” 李楚源嚴肅地說:“有些熱鬧是外行的人在看,對于我們來說還是需要客觀看門道。”
而在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背景下,作為行業資深專家,李楚源也對醫藥產業領域如何開展合作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他表示,當務之急是實現粵港澳三地藥品注冊與使用互聯互認互通。建議借助粵港澳大灣區的特殊政策,在大灣區內實行中藥材、中成藥等醫藥類產品的注冊標準及檢驗標準互認,共同遵照藥品上市許可人試點制度,互認委托生產,實現產品在三地同步銷售,打通粵港澳注冊、生產、銷售的通道,形成橫跨三地、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的優勢產業集群。
李楚源還建議成立粵港澳大灣區“大南藥聯盟”,聯合甘肅、云南、四川、貴州等藥材資源豐富的省份,與廣東的中醫藥產業優勢相結合,形成大灣區南藥資源開發聯合體,更好地參與國際競爭。
他還建議改進中藥新藥審批,探求符合中醫藥特點的審評體系和管理體系,為中藥新藥的業務開展打開“綠色通道”。李楚源告訴記者,在中藥新藥審批上,不論是審批速度還是審批數量,均明顯低于化學新藥。2017年,全國共批了395個新藥,中成藥只有2個,2018年只有1個,這嚴重制約了中成藥研發的積極性。原因就是缺少符合中藥特點的注冊管理制度和技術評價體系,中藥審評思路主要按西藥標準,不能很好地體現中醫的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
他建議制定“中藥橙皮書”,開展中藥一致性評價。不同廠家療效質量參差不齊,建議遴選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高品質中藥作為指定的“參比制劑”或標準制劑,規范中藥市場。
來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3205609006788824&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