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9時,在大慶石化煉油廠第五循環水場,員工在接受體溫測試、簽署防疫承諾書,完成安全交底等程序后開始進行拆除作業。距此東側400米的常減壓車間,煉油廠技術人員正通過視頻會議,對常減壓裝置的3D模型圖進行審核。

隨著施工人員進入第五循環水場拆除項目和常減壓裝置改造項目建設現場,被列入國家石化產業規劃布局方案、計劃總投資44.47億元的大慶石化煉油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項目在這個春天陸續復工。
這樣的場景在中國石油的下屬公司內正逐漸成為常態。中國石油方面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該公司各單位正平穩推進復工復產。
此前,國務院國資委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趙世堂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央企生產型子企業復工復產率超80%,其中,石油石化行業復工達產率達到97%左右。

中國石油方面表示,疫情防控不僅是一場醫藥衛生領域的阻擊戰,更是包括經濟工作在內的全方位的總體戰。作為國有重要骨干企業,中國石油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安全生產,統籌安排安全生產保運工作和疫情防控工作。
記者了解到,防控疫情期間,中國石油大慶、長慶、新疆等油田,為確保疫情防控物資和生產、生活物資供應,堅持油氣生產。截至2月8日,塔里木油田已投產新井24口,油氣產量當量超300萬噸,同比增加20萬噸,油氣日產水平在年3000萬噸計劃線上運行。截至1月底,新疆油田原油生產突破百萬噸,累計生產原油109.1萬噸、天然氣2.6億立方米,油氣生產同比均有提升。1月,在役儲氣庫(群)實際采氣28.11億立方米,完成計劃進度的109.58%,確保了疫情防控期間冬季采氣調峰生產工作的正常平穩運行。
此外,中國石油烏魯木齊石化公司對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實行兩條線管理,全力打好疫情阻擊戰和市場保供戰。記者獲悉,1月,中國石油烏魯木齊石化公司加工原油55萬噸,累計銷售收入30.45億元。
在全力保障產品供給的同時,為了防控疫情,將傳播風險降到最低,中國石油烏魯木齊石化公司采取了積極措施應對。“在員工上班前完成辦公場所消毒、通風換氣、收集疫情信息等防控工作,派專人負責員工訂餐、取餐,避免中午食堂用餐人員交叉感染。”中國石油烏魯木齊石化公司相關負責人說道。
防控疫情期間,全國口罩、防護服、消毒液等醫療物資緊缺。為應對這一情況,中國石油旗下獨山子石化、大連石化、吉林石化、呼和浩特石化等煉化企業,正在全力生產醫療物資原材料和油料、化工產品。
1月,蘭州石化加工原油79萬噸、生產汽煤柴總量50.7萬噸、乙烯5.6萬噸、聚丙烯3.79萬噸,其中可用作口罩和防護服原料的S900無紡布聚丙烯297噸。截至2月10日,大連石化今年共生產H39S-3和H39S-2聚丙烯產品近3.6萬噸,其中H39S-3產品超過當月排產計劃5%,創歷史最高水平。
如今,戰“疫”時期,復工在即,一線員工培訓取證成為難題。為確保員工培訓取證如期完成,中國石油西部鉆探人事處利用網絡平臺資源,從培訓載體、直播形式入手,迅速搭建起遠程“直播課堂”,由4名員工實訓中心教師擔任“主播”。開播首天,在線學員突破3000人。
為保障能源安全,疫情防控期間,中國石油華北油田通過加強老井管理,統籌組織生產的方式保證原油生產運行。記者了解到,截至2月中旬,華北油田日產原油保持在萬噸線以上。
2月13日,大慶油田試油試采分公司試油(氣)井復工復產視頻會剛結束,試驗大隊員工就奔赴偏遠的太138-47井場。施工現場,無論是上崗工作還是施工間隙,大慶試油試采分公司干部員工一律佩戴口罩,每天早8時、晚6時檢測員工體溫并實時填寫記錄,每天對每個營房至少通風3次,嚴格分餐、隔離用餐、定時對生活和生產區域消毒。
記者了解到,截至2月7日,中國石油管道局已完成鉆探進尺31.6萬米、完井268口。連日來,管道局克服疫情帶來的重重困難,實現國內外45個重點項目工程不停工。截至2月13日,中俄東線(長嶺—永清)遼河盾構掘進1149.42米,粵東天然氣管網揭陽—梅州支干線工程正在揭陽進行線路施工,塔里木塔中區塊地面建設項目有序推進。
原文鏈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8883260105739639&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