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密切關聯,牽一發而動全身。受疫情影響,如果鏈條上的某一環卡住,其上下游的生產都會出現問題。
作為全球領先的特殊化學品公司,亨斯邁集團在整個春節疫情期間,面對國內市場的物流停滯和上下游企業復工不同步的挑戰,快速反應,積極應對,充分利用自身全球網絡優勢,靈活調配出貨模式,自我紓解庫存壓力,始終保持連續化生產的假期運營模式,穩工穩產。同時,做好隨時提升產能的準備,保障化工產業鏈整體的有序恢復。
2006年,亨斯邁在上海建造了第一家世界級規模的年產能16萬噸的大型聚氨酯MDI工廠,2018年8月二期項目擴建投產,追加投資50億元人民幣,總計達成40萬噸產能,占亨斯邁集團全球產量一半。

亨斯邁集團聚氨酯事業部亞太區總裁潘律民介紹,因為亨斯邁所處產業的特殊性,一旦停工,設備就將面臨繁冗的檢修問題,對人員、設備和成本都是額外的挑戰,很可能影響后續的復工安排。因此,疫情期間,亨斯邁努力保持連續生產不停歇,以假期運營模式保障裝備的正常運轉,確保能夠隨時復工增產。
同時,亨斯邁第一時間成立防疫工作領導小組,積極響應上海市政府“堅持‘四個優先’,聚焦‘三個環節’,落實‘五個到位’”的企業復工復產要求,明確和落實工作機制,制定應急方案,確保亨斯邁員工較為密集、防疫壓力較大的上海園區,以及亨斯邁MDI聚氨酯原料的生產基地 – 上海亨斯邁聚氨酯有限公司,復工復產安全有序。

對于化工制造企業,疫情之下的復工對企業的組織管理和防疫落實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防疫工作領導小組每2天召開一次會議,根據最新疫情進展,制定、調整返工前和復工后的疫情防控方案,對可能出現的疑似病例做好應對方案,對密切合作的承包商和物流商制定相應的管理方案,并部署落實。
強化宣傳引導:亨斯邁編制了防疫手冊、注意事項、宣傳海報等,確保兩個園區的每一位員工清楚知曉防疫相關的要求。
防疫后勤保障舉措:周密考量員工復工的每一個環節,從防護物資到場所消毒,從分散就餐到會議室使用,從靈活辦公到安全出行,亨斯邁上海園區確保每一位員工從上班車到下班車的每一個環節都得到應有的防護,確保員工安全、健康、有序的復工。
人員管控:對所有員工和常駐承包商,堅持從嚴隔離,返滬隔離14天后才能到現場;EHS每日匯總風險人員信息,嚴格落實風險人員不上班車不進入園區的制度,守護好安全復工的第一道防線;
口罩佩戴:發揮全球集采優勢,為每位到崗復工的員工每日定量分發口罩,確保工作場所的防護保障;制定園區工作口罩佩戴規范,保障公共區域安全無風險;定點收集廢棄口罩,從源頭避免交叉感染;
辦公安全:為避免園區人員集中,采取靈活辦公方式,鼓勵員工有條件的情況下申請居家辦公;定時消毒、通風,確保園區辦公區域的空氣流通、物品清潔;嚴格控制會議室、電梯的使用人數,不得超過可容納人數的50%;
用餐安全:推行錯峰分散就餐制度,并以套餐的方式提供,以減少人員接觸;設置統一的餐后垃圾回收點,減少污染來源。
出行安全:做好班車消毒和體溫監測工作,確保每日上班車的員工體溫無異常;為非園區班車常坐乘客,提供班車服務,以減少員工乘坐社會公共交通工具的可能,降低感染風險。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亨斯邁延續在疫情發生之前制定的人員招聘計劃,復工伊始,持續開展招聘工作。2月10日復工第一天,就有新員工入職。目前,錄用通知還在持續發放中,預計未來一兩周將有更多新員工到崗。
潘律民表示,“我們看到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都在通過各種措施努力控制疫情,也特別感謝上海市商務委員會、閔行經濟技術開發區、市化工園區為協助企業復工所提供的幫助,從隔離處所到后勤保障,事無巨細,雪中送炭。我們相信,疫情帶來的挑戰都是暫時的,亨斯邁已經做好準備,繼續攜手各方伙伴,積極回饋中國市場。”
原文鏈接:http://www.whb.cn/zhuzhan/cs/20200220/326719.html